营销推广
节日营销破局:3 个情感营销案例,让品牌与用户暖心相连
2025-08-29 14:29:22
ChenTaoLu
阅读:90
节日营销破局:3 个情感营销案例,让品牌与用户暖心相连
每逢节日,满屏的 “满减”“折扣”“买一送一” 总能精准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,却也容易让品牌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。当促销成为节日营销的 “标配”,消费者的感官逐渐麻木,品牌很难在这场喧嚣中留下深刻印记。事实上,节日的核心是 “情感共鸣”—— 是团圆的温馨、是思念的牵挂、是对美好的期许。比起单纯的价格让利,情感营销更能触达用户内心,让品牌从 “买卖关系” 升级为 “情感伙伴”。以下 3 个创意案例,或许能为节日营销提供新的思路。
案例一:中秋 “时光邮局”—— 用 “思念具象化” 唤醒集体记忆
中秋的关键词是 “团圆”,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与家人相聚。2024 年中秋,某国民级乳制品品牌没有推出传统的 “买牛奶送月饼” 活动,而是发起了 “时光邮局” 公益项目,让 “思念” 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纽带。
品牌在全国 10 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搭建了线下 “时光邮局” 快闪店,店内设置了 “手写家书” 专区 —— 提供复古信纸、邮票和专属邮戳,用户可以免费写下给家人的中秋祝福,由品牌统一寄往全国各地;同时,线上同步上线 “云端家书” H5,用户上传与家人的老照片、录制语音祝福,就能生成带有品牌 logo 的 “电子家书”,分享到社交平台还能为山区留守儿童捐赠一份中秋牛奶礼盒。
活动上线后,线下快闪店日均接待超 2000 人,许多年轻人在信中写下 “今年没能回家,明年一定陪您吃月饼” 的真情流露;线上 H5 转发量突破 50 万次,话题 #中秋给家人写封信# 登上微博热搜榜。品牌没有强调产品卖点,却通过 “帮用户传递思念” 的行为,让 “温暖、有温度” 的形象深入人心 —— 消费者在回忆这场活动时,会自然将 “中秋团圆” 与品牌关联,进而提升对产品的好感度。
案例二:春节 “旧物换新礼”—— 用 “情感附加值” 重构消费意义
春节是消费旺季,多数品牌会推出 “年货大促”,但某家居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,发起 “旧物换新礼” 活动,让 “买东西” 变成 “藏回忆”。
活动规则很简单:消费者只需将家中使用超过 3 年的旧家居(如旧沙发、旧台灯、旧餐桌)拍照上传至品牌小程序,写下 “旧物背后的故事”,即可获得一张 “情感抵扣券”—— 抵扣金额并非固定,而是根据故事的情感浓度由品牌团队评估(最高可抵扣 1000 元),用于购买新款家居。同时,品牌还在门店设置了 “旧物故事墙”,精选 20 个感人故事与旧物照片展出,让更多人感受 “家居承载的生活记忆”。
一位用户分享道:“这张旧沙发是结婚时买的,孩子小时候总在上面爬,现在虽然有点破,但舍不得扔。” 品牌不仅给了她 800 元抵扣券,还免费为旧沙发做了翻新保养,让她可以继续留存。这个细节被用户发在小红书后,获得了超 10 万点赞,评论区满是 “这个品牌太懂人心了”“原来买家具也能这么有意义”。
活动期间,品牌新款家居销量同比增长 35%,更重要的是,超过 70% 的消费者表示 “因为这个活动,对品牌产生了好感”。比起 “买一送一” 的直接让利,“旧物故事” 让消费有了情感附加值 —— 用户不再是 “为了便宜买东西”,而是 “为了留存回忆、开启新生活而消费”,品牌则成为 “情感的见证者”,这种连接远比价格优惠更持久。
案例三:母亲节 “反向告白计划”—— 用 “视角反转” 打破情感营销套路
母亲节营销常见的套路是 “让用户给妈妈买礼物”,某美妆品牌却跳出这个框架,发起 “反向告白计划”,让 “妈妈的声音” 成为打动用户的关键。
品牌前期通过社交媒体征集了 100 位妈妈的 “心里话”,剪辑成 3 支短视频:视频里没有精致的画面,只有妈妈们朴实的表达 ——“女儿总说工作忙,其实我更想她多休息”“儿子给我买了很多护肤品,其实我更想他教我怎么用”“我不需要贵重的礼物,只要她常回家吃饭”。这些视频没有植入任何产品,只在结尾出现一行文字:“这个母亲节,不如先听听妈妈想要什么 —— 点击领取‘妈妈专属体验券’,带她来门店免费做皮肤护理。”
视频上线后,单日播放量突破 2000 万次,许多用户在评论区留言:“原来妈妈想要的不是礼物,是陪伴”“看完视频哭了,明天就带妈妈去做护理”。活动期间,品牌门店的 “妈妈护理套餐” 预约量爆满,不少用户表示 “本来没想买东西,但做完护理后觉得产品不错,就给妈妈买了一套”。
这个案例的巧妙之处在于,它没有 “说服用户消费”,而是 “唤醒用户的情感需求”—— 通过妈妈的 “反向告白”,让用户意识到 “母亲节的核心是理解与陪伴”,而品牌提供的 “免费护理” 则成为 “实现陪伴的载体”。当用户带着妈妈走进门店时,品牌不再是 “卖护肤品的商家”,而是 “帮用户表达爱意的帮手”,这种角色转变,让品牌好感度自然提升。
情感营销的核心:不是 “打动用户”,而是 “帮用户表达情感”
从这 3 个案例中,我们能总结出节日情感营销的关键逻辑:品牌不要试图 “自己讲故事”,而要 “帮用户讲出他们的故事”;不要只想着 “卖产品”,而要 “成为用户情感的连接器”。
促销能带来短期销量,但情感营销能带来长期的品牌忠诚度 —— 当用户在节日里想起 “这个品牌帮我传递了思念”“这个品牌懂我的回忆”“这个品牌帮我表达了爱意” 时,他们对品牌的好感度会转化为 “复购意愿”“推荐意愿”,甚至成为品牌的 “自来水”。
节日营销的本质,是借节日的 “情感氛围”,让品牌与用户建立深层连接。与其在价格上比拼,不如思考:这个节日,用户最想表达什么情感?品牌能如何帮他们实现?当品牌成为 “情感的助力者”,好感度自然会水到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