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内消费市场的风云变幻中,Z 世代与千禧一代正逐步成为消费的主力军。然而,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4 年国内 Z 世代与千禧一代消费者的品牌复购率同比下降 12%,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两大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正在逐渐降低,给众多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,并探寻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,成为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消费观念的转变:从品牌崇拜到多元价值追求
Z 世代(1995 - 2009 年出生)与千禧一代(1981 - 1996 年出生)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、信息爆炸的时代,他们的消费观念与上一代人有着显着的差异。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带来的身份象征,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、个性化体验以及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。
以奢侈品消费为例,波士顿咨询发布的《2020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》曾预计,到 2025 年,千禧一代及 25 岁以下的消费者将成为奢侈品市场的主力军。但现实情况是,这些年轻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态度越发理性。中国奢侈品协会 2023 年调研数据显示,73% 的受访 Z 世代认为奢侈品高昂价格与实际使用价值不匹配,在购买决策时,他们更看重产品设计(超 70% 受访 Z 世代认为这是奢侈品最吸引自己的地方)、材料质感等产品本身的特性,而非单纯的品牌光环。同时,艾瑞咨询数据表明,79.72% 的年轻受访者表示一年当中仅购买 3 次及以下的奢侈品,且超 70% 的 Z 世代购买奢侈品价格区间稳定在三千元以下。这表明,年轻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更加谨慎,追求性价比与个性化的平衡。
不仅在奢侈品领域,在日常消费中,Z 世代与千禧一代同样展现出多元价值追求。QuestMobile 数据显示,2024 年国内美妆市场中,国潮品牌的用户规模同比增长 45%,其中 Z 世代与千禧一代占比达 68% 。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不再执着于国际大牌,而是热衷于尝试小众、国潮品牌。这些新兴品牌往往凭借独特的产品配方、个性化的包装设计以及贴合年轻群体的品牌理念,迅速赢得了 Z 世代与千禧一代的青睐。例如完美日记,通过推出丰富多样的眼影盘,色彩搭配新颖、质地优良,且价格亲民,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,其 2023 年财报显示,品牌复购用户贡献了 42% 的销售额,成功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钟情于传统美妆大牌的年轻客户。
信息传播的变革:海量选择与快速决策
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普及,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,也深刻影响了 Z 世代与千禧一代的消费决策过程。如今,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渠道极为丰富,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告宣传。
小红书发布的《2024 年年轻消费趋势报告》指出,近七成年轻消费者通过此类社交平台了解品牌和流行趋势。抖音电商数据显示,2024 年上半年,平台上美妆类 KOL 推荐视频带动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 210% 。年轻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,往往会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搜索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、口碑评价等信息。网红博主、KOL 的推荐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影响。例如,某款小众护肤品牌可能因为一位知名美妆博主在抖音上的推荐视频,一夜之间销量暴增。消费者在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、比较,决策过程大大缩短,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。只要有新的产品或品牌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当下的需求,就很容易吸引他们转移消费目标,导致品牌忠诚度降低。
同时,电商平台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。在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上,消费者可以轻松搜索到同类型产品的众多品牌和款式,价格、参数、评价一目了然,方便进行对比选购。平台还经常推出各种促销活动,吸引消费者尝试新品牌。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,在 2024 年 “618” 大促期间,Z 世代与千禧一代尝试新品牌的订单占比达到 38%,远高于其他年龄段。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和丰富的选择,使得消费者更难对某一品牌保持长期的忠诚。
品牌营销策略的失效:传统模式难以打动年轻心
面对 Z 世代与千禧一代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,许多品牌的传统营销策略逐渐失去效力。长期以来,一些品牌过度依赖明星代言、大规模广告投放等传统手段来吸引消费者。然而,对于追求个性、独立思考的 Z 世代与千禧一代而言,这些方式往往难以真正触动他们。
益普索调研显示,在奢侈品行业,近三成 Z 世代认为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会折损品牌形象。他们更希望看到品牌与自身价值观的契合,以及独特的创意和文化内涵。例如,Prada 在上海市中心开出快闪菜市场,Gucci 与哆啦 A 梦联名推出牛年限定红包等创新营销活动,虽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,但能否真正转化为品牌忠诚度,还需长期观察。而对于一些快消品牌,频繁的价格促销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刺激销量,但也容易让消费者形成 “非促销不购买” 的心理预期。尼尔森数据显示,当促销活动停止后,62% 的年轻消费者会转向其他更具性价比的品牌。
此外,部分品牌在产品创新上滞后,未能跟上年轻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。中国服装协会数据显示,2023 年传统服装品牌新品迭代周期平均为 12 周,而 ZARA、H&M 等快时尚品牌新品更新周期仅为 2 周。一些传统品牌的设计风格多年未变,无法满足 Z 世代与千禧一代对时尚、潮流的追求。相比之下,快时尚品牌能够快速捕捉时尚潮流趋势,每周更新商品,以丰富多样的款式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。这些快时尚品牌的成功,凸显了传统品牌在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上的不足,也从侧面反映出品牌忠诚度下降的原因。
应对之策:重塑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连接
面对 Z 世代与千禧一代品牌忠诚度下滑的现状,品牌必须积极变革,从产品、营销、价值观等多个维度重塑与年轻消费者的连接。
1. 打造个性化产品与服务
品牌应深入了解 Z 世代与千禧一代的个性化需求,通过大数据分析、用户调研等手段,精准把握消费者的喜好和痛点,推出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。例如,耐克推出的 Nike By You 定制服务,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鞋款的颜色、材质、图案等元素,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运动鞋,其定制服务用户复购率比普通产品用户高出 35%。在服务方面,海底捞以其贴心的个性化服务着称,从为顾客提供生日惊喜,到根据顾客口味偏好推荐菜品,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受到独特的关怀,其会员体系数据显示,会员用户消费频次是非会员的 2.3 倍,从而提升了顾客对品牌的好感度与忠诚度。
2. 创新营销方式,融入年轻文化
品牌需紧跟时代潮流,创新营销方式,积极融入年轻文化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互动式营销,举办有趣的线上活动,如抖音挑战赛、微博话题互动等,吸引年轻消费者参与,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粘性。抖音企业号数据显示,发起挑战赛的品牌账号粉丝增长率平均提升 40% 。同时,品牌可以与年轻群体喜爱的 IP、电竞、潮玩等领域跨界合作,打造联名产品,借助这些热门元素提升品牌的吸引力。例如,喜茶与藤原浩联名推出的 “酷黑莓桑” 系列饮品,上线首日销售额突破 2000 万元,凭借双方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独特的产品设计,引发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,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3. 传递积极价值观,建立情感共鸣
Z 世代与千禧一代更加关注社会问题,注重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。品牌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在环保、公益等方面有所作为,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这些信息,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。天猫数据显示,2024 年采用环保包装的美妆品牌,其年轻用户增长率比普通品牌高出 28%。许多美妆品牌推出环保包装产品,减少塑料使用,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,赢得了注重环保的年轻消费者的认可。此外,品牌还可以通过讲述品牌故事,展现品牌的历史传承、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,让消费者在情感上与品牌产生认同,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。
在国内消费市场,Z 世代与千禧一代品牌忠诚度的降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品牌只有深刻理解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,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,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,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品牌忠诚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