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
奢侈品神话褪色,体验经济登上舞台

2025-09-17 17:43:48 快照小生 阅读:12
奢侈品神话褪色,体验经济登上舞台

在过去的三十年里,奢侈品牌在中国一路狂飙。
那些闪着光的Logo、高调却冷漠的广告大片、动辄上涨的价格,曾是无数人追捧的“身份标签”。一只包、一块表,不仅是商品,更是“我是成功人士”的公开宣言。

然而,昔日被奉为经典的奢侈品营销,如今正在逐渐失去魔力。

巨头LVMH的日子并不好过——短短两年间市值缩水43.5%,蒸发了整整944亿美元;贝恩咨询的报告更是泼了一盆冷水: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滑2%至5%,这是近十年来最大跌幅。

在消费理念转变的洪流中,消费者不再满足于“拥有一个物件”。他们渴望的是内心的满足,是独特、无法复制的体验。这股趋势,正悄悄改变奢侈品行业的版图,体验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。

一、为“感受”付费的新世代

传统奢侈品的逻辑很简单:用稀缺性和价格为产品赋值,让消费者为拥有一个符号而买单。
而现在,这套体系正在失效。人们开始把钱花在更私密、更能触动灵魂的事情上。

张伟是一名销售主管,靠半年辛苦谈下一个大客户,拿到了一笔不菲的提成。按照以往的惯例,他会买一块梦寐以求的手表,或者清空购物车里的奢侈品。但这一次,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。

“我意识到,即便戴上那块表,也填不满我的疲惫和空洞。”张伟说。
于是,他破天荒地决定,把这笔钱花在一次新西兰深度游上:冰川徒步、夜空下的观星、私密酒庄品鉴……一趟完全为自己设计的旅程。

这次旅行改变了他。
“站在冰川上,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,那种震撼,是任何物质都给不了的。”张伟坦言。

回国后,他的朋友圈变了,不再是新买的手表和名牌包,而是落日余晖、篝火晚会、登山的笑脸。他甚至添置了一整套户外装备,准备明年挑战“七天登五岳”。

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不确定的经济形势,让他重新审视消费:
奢侈品可能会贬值,但独一无二的记忆和体验,却能成为一笔无法替代的“精神资产”。

社交媒体也在悄然改变,以前刷屏的是“包包开箱”,现在流行的是“露营Vlog”“小众旅行”。这也给张伟提供了全新的社交表达方式。

“我上次买名牌包,还是三年前。”张伟笑着说,“现在的我,追求的是内心的充实,而不是外界的认可。”

这不仅是个人选择,更是一种社会趋势:奢侈品的“魔法”正在消散,人们更愿意为真实、独特的体验买单。

二、古驰的“红色狂欢”与冷冰冰的市场

2024年,奢侈品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,是古驰在中国市场掀起的“安可拉红”热潮。
新任创意总监试图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单色,重塑品牌记忆,引发一场“视觉革命”。

这个计划看起来无懈可击:
在上海、成都开设主题快闪店,与音乐平台合作打造专属歌单,在小红书掀起话题狂潮……一时间,“安可拉红”席卷社交媒体,热度一度爆表。

但最终的销售数字却泼了盆冷水。
2024年全年,古驰销售额同比暴跌23%。

热闹的营销,并没有带来真实的购买转化。这场声势浩大的“红色盛宴”,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促销,而非品牌真正的灵魂重塑。

这暴露了奢侈品行业的一个普遍困境:
当品牌丧失了讲故事的能力,产品就从“艺术品”跌落为“昂贵的工业品”。

三、符号疲劳与价格透支

如今的奢侈品营销,依然沉迷于“符号化”——
用某种颜色、一个节日限定礼盒,来制造所谓的稀缺感和新鲜感。这种“卖口红套路”,早已让消费者审美疲劳。

更严重的是,奢侈品多年来的“竭泽而渔”式涨价,透支了品牌信誉。

李静是一名在北京打拼的年轻职场人。
工作压力大,她曾经不吝啬犒劳自己,买过几只轻奢和一线大牌包包:“那是我向自己证明努力有价值的方式,也是一种融入城市的通行证。”

但随着价格一涨再涨,她的心态彻底变了。
“去年我看中一个包,两万多块,犹豫了几个月。半年后再看,已经快三万了。”李静忍不住质疑,“这半年,品牌的成本真的增加了这么多吗?还是在收割消费者?”

与此同时,城市里的文化娱乐和创意产业百花齐放。人们有更多机会把钱花在独特体验上:精致的手作课、沉浸式戏剧、精品旅行……这些消费形式的兴起,正在分流传统奢侈品的市场份额。

摩根士丹利预测,到2025年,中国体验消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。
而奢侈品的入门级客户正在迅速流失。贝恩的数据显示,全球奢侈品消费者数量已经从4亿降至3.5亿,消失的这5000万人,正是对价格敏感、曾经支撑奢侈品增长的中产阶层。

LVMH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4%,核心皮具业务暴跌8%;古驰更是连续六个季度销售下滑。数据背后,是奢侈品行业正在失去一整代消费者。

四、Z世代:要的不再是Logo,而是认同

在社交平台上,王浩是一名活跃的知识博主,也是标准的Z世代年轻人。

“我爸那个年代,开豪车、戴名表,是成功的象征。但在我们这一代,这种炫耀已经不酷了。”王浩直言。

他不会为了一个Logo买单,反而愿意花钱去参加行业大会、体验小众旅行、购买无人机和摄影设备。
“我参加一场线下分享会,不仅能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还能拍摄内容做成爆款短视频,这种满足感,远胜于一件会撞衫的潮牌卫衣。”

对王浩来说,消费的意义在于表达自我、创造社交货币和参与社群文化。
他关注的品牌,也多是那些拥有独特价值观和使命感的“小而美”品牌,比如环保、公益、或是赞助自己喜爱的活动。

“我们买的,不是产品,而是对自己身份的确认。”王浩说。

这正是Z世代与传统奢侈品消费逻辑的根本差异:
老一辈买奢侈品,是为了“与别人区隔”;
而新一代消费体验,是为了“与别人连接”。

互联网让一切透明化,价格、材质、工艺全都公开。品牌想要依靠神秘感收割溢价,几乎不可能。
这意味着,只有创造独特的体验、让消费者参与其中,才能维持长期的吸引力。

五、体验经济的真正壁垒

从“炫耀物品”到“分享体验”,消费逻辑正在发生本质转变。
奢侈品要想不被边缘化,必须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。

体验经济的核心,不是卖一个标准化的商品,而是创造一次独一无二的时刻:
米其林餐厅的厨师定制晚宴
私人定制旅行
高端健康管理
艺术鉴赏课程

这些体验之所以珍贵,是因为它们无法被轻易复制,背后依赖的是专业服务、稀缺资源和精致细节。

一些有远见的奢侈品牌,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模式:
不只是卖包或手表,而是将产品与高端体验绑定,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买到的是进入品牌“文化圈层”的门票。

但这条路并不轻松。
体验是“非标准化”的,每一次服务都不同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
这要求品牌不仅要有产品力,更要有强大的服务能力、内容创新力,以及对社群文化的深度理解。

如果做不好,体验就会沦为另一种营销噱头,陷入“网红打卡照”泛滥的同质化陷阱。

六、结语:奢侈品的下半场

奢侈品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在悄然谢幕。
昔日高高在上的品牌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:
消费者的价值观变了,信息不对称的神话破灭了,涨价这剂“速效药”也不再奏效。

未来的竞争,不再是“谁的Logo更大”,而是谁能创造更真实、更有意义的体验。

当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奢侈品证明自己,真正的奢侈,就成了时间、自由和难忘的经历。

在这场变革中,只有那些敢于跳出符号化思维、愿意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体验的品牌,才能继续站在舞台中央。

相关文章

奢侈品神话褪色,体验经济登上舞台
业界动态

奢侈品神话褪色,体验经济登上舞台

2025-09-17 17:43:48 阅读:12
格力的失落与反思:七年错过的机遇与转型之痛
业界动态

格力的失落与反思:七年错过的机遇与转型之痛

2025-09-15 14:56:26 阅读:20
小米“太子”王腾突遭辞退:从荣耀巅峰到黯然离场
业界动态

小米“太子”王腾突遭辞退:从荣耀巅峰到黯然离场

2025-09-11 18:29:57 阅读:42
百度 百度热点
抖音热榜 抖音热榜
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
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
腾讯新闻 腾讯新闻
知乎热搜 知乎热搜
36氪 36氪
雪球网 雪球网

最新帖子

错过这7种推广方式,你的产品很难火
营销推广

错过这7种推广方式,你的产品很难火

2025-09-18 16:20:45 阅读:8
草根创业逆袭的关键:资源少也能赢
创业学院

草根创业逆袭的关键:资源少也能赢

2025-09-18 16:17:37 阅读:9
前端UI模板库搭建教程:永久保存网页,还能生成源码
产品运营

前端UI模板库搭建教程:永久保存网页,还能生成源码

2025-09-18 15:42:18 阅读:10
消费者拥抱 AI 答案,营销人却困在 GEO 门外?破局刻不容缓!
用户研究

消费者拥抱 AI 答案,营销人却困在 GEO 门外?破局刻不容缓!

2025-09-18 11:11:06 阅读:12
AI 重塑购物之旅:2025 年,消费发现的变革与挑战
数据分析

AI 重塑购物之旅:2025 年,消费发现的变革与挑战

2025-09-18 11:09:08 阅读:11
高德上线“扫街榜”:一场关于点评体系的新实验
产品运营

高德上线“扫街榜”:一场关于点评体系的新实验

2025-09-17 17:49:44 阅读:12